🌳綠能應為何系列之四🌳 生態專家為何反對林地開發光電(下)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學界對於開發光電案的意見,協會訪談了12位生態領域的學者專家,釐清學者專家反對林地光電的原因,並從生態角度上探討林地開發光電的影響,與保護林地可以提供人類的生態服務與價值。
本周將會先整理後6位學者的回覆,提供給關心保育的朋友理解,並傳遞給社會大眾:
- 孫敬閔 博士 IUCN穿山甲專家群東亞區主席
- 陳貞志 副教授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林育秀 研究員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林宜靜 教授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 宋國彰 副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 趙國容 副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農業碩士學位學程
🌳問題一:您是否支持在林地上進行光電場開發?理由為何?
孫敬閔 博士 IUCN穿山甲專家群東亞區主席
光電場位址應該以非林地為優先,而非佔用淺山林地,因為淺山物種受到的人為干擾和開發已經蠻嚴重的,因此應盡量避免再開發林地。
陳貞志 副教授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個人不太支持林地蓋光電,主要原因是苗栗的林地在減少中,而且是石虎重要棲地,不應該破壞石虎棲地去做假設中可能是石虎可以棲息的開發。野生動物保育的根本問題是棲地問題,在原本適合棲地就不多的狀況下再於適合棲地上進行開發違反了保育原則,尤其,開發對於保育的影響經常是沒有回頭路的。光電場還有其他選擇,但是對於石虎可能就是僅剩的棲地。
台灣的綠電開發應該選擇非重要棲地環境的其他地方。光電場的經濟利益有吸引力,但持續增加的光電場對淺山環境的影響卻未被審慎評估。目前好的科學資料是缺乏的,包含光電場的選址原則、設置方式和生態影響評估需要的科學資料都不足,也欠缺相關規範。
另外,雖然目前有人認為光電場有可能適合石虎棲息,但並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這點。即使光電場有拍攝到石虎,但並無法確認石虎是經過、休息還是覓食?在不清楚石虎的利用方式下不應該斷下結論認為光電場是石虎適合棲地,然後就砍伐樹林蓋光電。
林育秀 研究員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已是原始林或次生林的農地不支持開發光電。有空自己去走一遭預定開發的區域,眼見為憑,自可評斷。
經濟部能源局的網頁公告的「設置地面型太陽光電設施景觀及生態環境審定原則」,有提到「太陽光電設施之基地宜保有原自然生態系,並可進行適當植栽復原及綠化,綠化之植被及樹種以原生物種為原則」,目前的光電設施並無依此原則進行規劃和申請。
林宜靜 教授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我不支持在林地上進行光電場開發,林地提供的生態系服務十分多元,光電場將切割現有林地,降低生態系服務。
宋國彰 副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趙國容 副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農業碩士學位學程
把林地開發成光電場是個錯誤的作法,因為已違背了使用光電這種綠能的初衷。台灣經濟部能源局推動太陽光電的主要目的是減少使用化石能源,進而減緩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的速度,最終要避免氣候變遷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https://www.mrpv.org.tw/Article/PubArticle.aspx?type=green_energy&post_id=342 ,2022/05/28
樹木可以透過光合作用將大氣的二氧化碳轉成木質素與纖維素後,儲存在樹幹中。種樹是個減少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積極方法。也因此經濟部能源局用「年減碳量相當於種植42071萬棵樹/年」來量化最近的太陽光電所帶來的減碳效應(圖1)。然而,將林地開發成光電場,勢必要砍除地面上大部分樹木。原本儲存在這些樹木中的碳,會因為樹木被分解而釋放到大氣中,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透過砍樹來達到減碳的目的,是林地開發光電場最不合理之處。
https://www.mrpv.org.tw/index.aspx, 2022/05/28
🌳問題二:您覺得在林地開發成光電場會帶來哪些生態影響?
孫敬閔 博士 IUCN穿山甲專家群東亞區主席
光電場施工過程需要移除一定程度的地表植被,完工後會造成植被大面積的單一化。
陳貞志 副教授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林地開發光電場會導致原始棲地縮小,增加buffer環境,而使道路、各類人為干擾和外來物種等壓力增加,間接再增加石虎的生存壓力。
林育秀 研究員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生物多樣性降低、土壤劣化、棲地單一化、外來種(貓狗)入侵(相較原生動物更容易接受人工結構物),如果是蓋在農地,更讓農地失去原有農業產值,本末倒置,許多利用農業生態系的生物均失去棲所。
林宜靜 教授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光電場的開發,需要砍伐森林。且光電板的架設,將使部分林地水泥化,影響林地碳吸存、調節溫度與水土保持等生態系功能。光電板也可能改變林地的溫度與森林整體的蒸散作用。光電板的設置,可能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更加破碎化,使棲息環境的連結性降低。
宋國彰 副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趙國容 副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農業碩士學位學程
由於問題二與問題三是一體的,因此一起回答。
除了上述砍樹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外,林地開發成光電場最主要的生態衝擊是林地中(1)主要生產者的消失、(2)棲息地的改變與(3)生態系服務功能的喪失。將林地開發成光電場,對許多當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以下是對各分項的說明。
(1)主要生產者的消失: 樹木是林地中主要生產者,一旦樹木被移除,許多當地以樹木(葉或其他部位)為食物來源的生物(消費者),是不會出現在光電場。
(2)棲息地的改變: 樹木也是不少鳥類及昆蟲的棲身之處,樹木的移除將讓這類生物失去棲息地。
(3)生態系服務功能的喪失: 對人類而言,林地有一個重要的生態系服務功能-穩定邊坡。由於樹木根系對於土壤的加勁力,樹木的存在可以降低崩塌的發生。而樹木被移除後,隨著根系逐漸腐爛,穩定邊坡的效應會在數年內消失。竹森光電場規劃面積達7.6公頃,且西邊緊臨台鐵鐵道。開發前應審慎評估光電廠對於邊坡穩定及鐵道交通安全的影響。
🌳問題三:你認為林地變成光電場後,是否有可能比開發前對原生生態來的更友善、更適合生物棲息?
孫敬閔 博士 IUCN穿山甲專家群東亞區主席
就整體淺山物種而言,我不認為光電廠會提供更友善更佳的環境。
陳貞志 副教授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光電場會提供更友善更佳的環境。
林育秀 研究員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不可能。野生動物要的是自然環境,不需要光電板遮陽或遮雨。
林宜靜 教授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可能對不同的生物,效應有所不同。
【綠能應為何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