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虎你知】系列專題〽︎_長期到校推廣篇▝

發佈於:2024 年 12 月 13 日文章分類:最新消息標籤:
長期到校推廣課程–「小小石虎調查員培訓班」,是協會針對石虎出沒熱區媒合地方小學,規劃一學年八堂不同主題的課程,來培訓石虎保育小尖兵!今年感謝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邀請合作,讓協會可以在苗栗縣的烏眉國小舉辦到校推廣,一起來了解有趣的培訓課程有哪些吧~
✎第一堂-[排遺分析課]
排遺分析顧名思義就是從便便裡找線索,推敲每份「精華」中有些什麼呢?學員們分成小組,每組分配到不同的動物排遺,一開始觀察大小、顆粒、形狀等畫或寫下來之後,加熱水軟化排遺並以篩網過濾雜質,便便開始現出原形!吃什麼拉什麼!
:我們這組怎麼都是草?
:有疑似昆蟲的外殼欸!
:有超多毛髮和碎骨的~
過程中一步步推敲,便便形狀是圓圓的、有草與植物纖維的、可能是臺灣野兔或山羌?形狀是條狀的,有大量的毛髮及齧齒類的下顎及脊椎,可能是肉食性的石虎?在第一堂課尾聲,請小組上台發表調查結果,藉由排遺的殘骸,找出便便的主人,認識淺山哺乳動物們的食性特色。
✎第二堂-[來去架相機]
:老師,那學校附近真的有石虎嗎?
:這些便便的主人也都生活在淺山嘍?好想看看本尊啊!
對淺山動物有初步認識後,學員們開始關切學校附近的生態環境,帶著好奇心,跟著老師鑽進學校四周的山林中,架設相機去!
雖然相機架設任務,操作起來有些複雜,但一點也沒有考倒學員們!各組分別在學校後山、馬路旁的灌叢、登山小徑的竹林架設三台相機,老師說明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是藉由熱能感應記錄影像,並介紹動物會經過的路徑特色、模擬動物視角及行徑習慣、架設高度會影響拍攝的成效等。完成相機架設後,模擬野外工作週期約1個月後再來驗收成果嘍~
聽到這裡是不是迫不及待想知道,拍到了哪些淺山動物呢?
讓虎編賣個關子,待下回第三堂[拜訪友善淺山生活圈]及第四堂[影像資料判讀課],揭曉三組各拍到了哪些動物,藉由課程逐步建立生態知識,往成為石虎保育小尖兵之路邁進!那我們就下堂課再見啦~
#本活動經費來源由「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勸募平台暨民眾捐款支持」
#感謝烏眉國小長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