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高灘地的悲慘命運─誰來為河溪主持公道
臺灣的溪流與仰賴溪流的野生動植物真的很可憐
協會過去幾年間持續投入努力在調查追蹤大安溪、大甲溪、烏溪和筏子溪的石虎個體,追蹤結果顯示這些溪流都是很重要的野生動物棲地和廊道,但同時追蹤期間也讓我們發現台灣溪流環境持續受到各種不合理的破壞,而且這些都還是中央管理的河川。
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在河床上傾倒大量土方掩埋棲地
這是這兩年協會花了最多心力去關注和溝通的議題。但直到現在,我們都還看不到包括工程、溪流和環境的主管機關願意承認和修正錯誤,反而是類似的違法、不合理、管理機關失職的河川環境破壞持續發生,不斷消耗臺灣珍貴的棲地資源。
第四河川分署管轄的濁水溪也是非常重要的石虎棲地
同時還擔負東西和南北向的重要廊道,連通兩地的石虎族群。根據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統計,在雲彰投交界處的濁水溪兩岸道路已經累計有超過20筆的石虎路殺。
到底為什麼可以在把河川調適、綠網保育軸帶、石虎保育、公私協力平臺交流等各種口號掛在嘴邊的同時,卻還讓20公頃的濱溪林帶突然推平變成香蕉園呢
以下原文引用自台灣河溪網協會
【河川高灘地的悲慘命運─誰來為河溪主持公道】
河川管理單位套用河防安全、環境整理目的,恣意挖填河川高灘地,在台灣是時常發生的事。繼台中烏溪、雲林北港溪、斗南崙仔溪之後,近期發現位於南投集集一帶的濁水溪右岸,一整片20多公頃的完整濱溪林帶,也被莫名的鏟除乾淨、整平,不曉得成為了誰的農耕地。
許多以維持通洪斷面、清除外來入侵種,或是其它看似正當名目下的河道疏濬與整理,到底是為維繫河川功能,還是服務特定居民、特定群體對於河川土地的開發利用需求?只有管理單位自己最清楚。
堤防外是河川行水區,而高灘地是調節洪水、調節水砂營力所需要的空間,也是野生動物們得以躲藏休憩、覓食繁衍、遷徙移動的重要生態廊道。河川區域肩負重要環境功能,不該被隨意視為荒廢閒置、等著被開發成農耕地或運動公園的土地。
如今濁水溪右岸高灘地植被被消失不見,整地開墾到連水岸邊都不放過,難道是希望加速灘地土壤沖蝕、加速農藥肥料進入水體嗎?放租許可的審核標準令人匪夷所思。
河川區域開放承租,但灘地農業卻長期缺乏管理,已經造成水體負擔及生態衝擊,更不用說還因而衍生新的「保全對象」,在河川區域裡得照顧這些農耕使用,減少水患侵害、提供災損補償。
只服務特定需求的河川管理政策,究竟誰獲益、誰受害,全都潛藏在檯面下不得而知,被犧牲的是河川生態系的健康,以及後代子孫的環境權益。
河川高灘地的悲慘命運,誰來為河溪主持公道?
#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
#河川高灘地不當開發利用
#母親之河濁水溪